《傍晚的小河》局部
与远景的丰富细节相比,占据了最鲜明地位的小桥,其笔法并不细致,它只是以其走向扮演着视线的引导者,让观众一来就看向河面上小房子温馨的灯火,再顺着旁边河面上的反光,看向对岸那些细碎具体的小小建筑群。这中景和远景才是画面的重头戏,它们的丰富具体,解释了近景作为一个序幕的斑驳模糊;它们的平行对称,按捺住了从近景到中景活泼跳跃的曲线。
远处的河面有大片的亮光来提亮整体画面,然而水面不能显得有凸出感,必须平远,才能体现远景的悠远和由悠远而带来的广阔。故此,亮光都是用比较平薄锐利的笔触,避免任何凹凸感的暗示。而近处的水面用的是重量感较丰厚的笔触。这笔笔的浅色看起来是既透明轻薄,又蕴含着温和色调深浅的变化,看起来具有些微的厚度感和丰润感。正是一排排如此饱满湿润的肌理叠加,才让船看上去的确陷在水中,似乎让观众“看见”船的分量和水的浮力。面对如此温婉而富包容气息的画面,观众不难理解,艺术家倾心描绘的,仿佛不仅仅是视觉印象,还有触觉和温度。
卢卡申诺克·安那多里·达尼洛维奇(1946-)
俄罗斯功勋艺术家,1976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以优异成绩留校,在著名的奥列什尼科夫工作室任教,现任列宾美术学院绘画教研室教授,圣彼得堡美协理事。其作品参与众多的画展,并被俄罗斯博物馆和英国、德国、荷兰、中国、韩国、美国、芬兰和法国的藏家收藏。 卢卡申诺克的作品风格非常丰富,常令观者感慨风格如此截然不同的作品竟出自一人之手。有的作品严格遵循印象派的原则;另一些作品又专注于探索固有色之间、几何形体之间的搭配关系。这就使得两种艺术风格的优点得以互补了。故此,一方面他的印象派作品构图简略并且结构严谨,另一方面,在那些壁画般以固有色大面积平涂的作品中,又处处得见丰富的色彩关系,施色洗练大胆,沉厚滋润。
版权所有:杭州艺得艺术品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浙江盘石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