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Open Time)
周二至周日:10:00-17:00 (周六馆休)
微信:weloveyide
电话:13867138501
座机:0571 8899 9921 
邮箱:13867138501@163.com
网址:www.YiDe-art.com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738号西溪乐谷创意产业园1号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鉴藏

“穿越 --- 欧美当代艺术四人联展”前言

2013-11-23西溪艺得美术馆研究员朱萃
“抽象”(ABSTRACTION)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概念,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的欧洲和俄罗斯,现今已经波及到世界各地,成为了主要的艺术创作形式之一。
“抽象艺术”是现当代艺术里面的一个分支。严格意义上讲,它是指艺术家不再以客观世界的物体为参考,而是纯粹用色彩和形状组成非具象图案的艺术创作。这种艺术形式也被定义为“非客观”( NON-OBJECTIVE)或“非具象” (NON-FIGURATIVE)。它的诞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和艺术史背景。要理解抽象艺术,就必须了解艺术发展的来龙去脉。
在西方古典艺术中,绘画的宗旨就是“形象再现”(REPRESENTATION)。画家运用线条创造透视法,运用色彩的明暗过度创造立体感,从而在二维平面的画布上忠实地再现一个三维立体的世界,力求让观众产生一种误以为看到“真实世界”的错觉(TROMPE L’OEIL)。
达芬奇 《蒙娜丽萨》1503-17年
这一信念变成创作的法则,统治了欧洲绘画几百年。从19世纪开始,传统逐渐被打破。一方面,照相机的发明取代了绘画的记录功能;另一方面,艺术家们也不满足于墨守成规地复制前人的成就,他们需要探索新的艺术领域。在更深层次上,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改变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由此需要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来与此呼应。
昭示着现代艺术开端的“印象派”(IMPRESSIONNISM),抛弃了“明暗过度”(CHIAROSCURO)法则;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CUBISM)绘画和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FAUVISM)绘画,摈除了透视法。他们并没有“照相机式”地去“记录”世界中的事和物,打破了艺术家必须“忠实”摹仿自然的束缚,而是加入自己的情感、想法和观念,对描绘的事物大胆地进行改造。但是“印象派”、“立体派”或“野兽派”,他们都并没有彻底废除“形象再现”这一宗旨,而是仅仅在“再现”过程中对“形象”加以改造。
莫奈 《日出》1872年

毕加索 《小提琴》 1911-12年

马蒂斯 《红房子》 1911年

不论是抽象还是具象绘画,其本质不外乎于在一个平面上运用不同的形状(或线条)和色彩来创造某种视觉效果。法国画家、作家丹尼·莫里斯(DENIS MAURICE)对“绘画”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定义:“要记住一幅画,在表现一匹战马,一位女人像或是其他故事之前,它本质上先是在一个覆盖了由一定的规律组织在一起的颜料的平面。”
正如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GOMBRICH)问到的:“假设艺术不重于摹仿自然,而重于通过色彩和线条的选择去表现艺术家情感和思想,那么,抛开一切题材,仅仅依靠色调和形状的效果,是否能让艺术更加纯粹呢?”
20世纪初,荷兰画家蒙特里安(MONDRIAN),前苏联画家马勒维奇(MALEVICH)和俄裔德国画家康定斯基(KANDINSKY)分别各自创作了自己第一幅抽象画。康定斯基强调心理效果,探求用有形的绘画表达无形的音乐律动;蒙德里安遵循数学法则的严谨,试图用绘画最纯粹的要素 – 线条和色块 – 来揭示不断变化的外形背后永恒不变的规律;马勒维奇追求思想上的纯粹,力求用极简的形象来概括超越一切具象的真理。
蒙德里安 《红、黄、蓝》 1921年

马勒维奇 《至上主义》1921年

康定斯基 《第五乐章》1911年

抽象艺术由此诞生。它把绘画从描摹自然中解脱出来。它打开了一个新的艺术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艺术家不再束缚于对事物的摹仿,而是有了更多的自由去探讨形与色的变化,去表达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思想。或是追求纯粹的抽象,或是游离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这些艺术家选择的自由都是抽象艺术革命带来的成果。
此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已经在抽象绘画领域取得稳定且引人注目的艺术成就。他们的创作,或自由大胆,或严谨缜密,都表达了对各自艺术信念热情的、执著的追求。值得提醒的是,在艺术家们拥有更多创作自由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难度。失去了具象事物的完全参考,艺术家在创作画面微妙的形色之间的平衡时需要大量的思考和经验。他们需要实验无数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无止境的,永远也没有一个终结。而且,艺术创作并非是随心所欲,它依赖艺术家们某些特定观念,遵循由此而生的规律。他们的作品正是这些观念的表达。

   
卢梭铂罗 《解构风景5》 米纸与布面丙烯
博尔森 《无题》 纸上石墨

刘坚 《无题》 布面丙烯
多蒙尼科尼 《能量场2》 布面油画

        杭州作为中国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曾经在20年代和80年代引领了国内艺术的新潮流。此次四位欧美艺术家以及他们作品的到来,是对以现今以传统国画为主流的杭州的艺术氛围一次强有力的鼓舞。艺术的可贵在于源源不断地创新,而创新依靠孜孜不倦地汲取与交流。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交流显得尤为重要。由此,我们更觉得,作为中国美术重镇的杭州,需要更多与国际间前沿艺术的对话。只有这样,杭州才会不仅仅在国内,甚至国际的艺术舞台上,持久地保持先锋的位置。
上一页冰里燃烧着火焰---抽象画大师康定斯基
下一页AVANT-GARDE---俄罗斯“前卫派”艺术


版权所有:杭州艺得艺术品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浙江盘石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