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Open Time)
周二至周日:10:00-17:00 (周六馆休)
微信:weloveyide
电话:13867138501
座机:0571 8899 9921 
邮箱:13867138501@163.com
网址:www.YiDe-art.com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738号西溪乐谷创意产业园1号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鉴藏

俄罗斯油画简史--“现实主义”的历史演变

2012-08-06
  俄罗斯油画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使得它在世界艺术史中独特且璀璨,列宾、苏里科夫、康斯坦丁等世界级大师如同这条艺术银河中灿烂的恒星,照耀着俄罗斯油画的变迁与辉煌。纵观俄罗斯的油画历史,“现实主义”无疑是重要的关键词。“现实主义”最早可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但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文学批评将“现实主义”带到新的台阶,俄罗斯则迅速吸收并本土化了这个思想,并且创作出众多世界经典的现实主义文学与艺术作品,如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一般说来,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三个特点: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描写的客观性。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一直秉持着这三个特点,并加以民族化使之融于宫廷乃至市井。从18世纪初西欧写实技艺的求学到19世纪上半叶批判现实主义的出现,再到19世纪末期巡回展览画派的人民抒唱,直至今天俄罗斯当代艺术家对生活的孜孜描绘,俄罗斯的油画尤其是现实主义的油画在经过数代人的传承与革新后,成为世界油画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俄罗斯宗教绘画
  俄罗斯油画的起源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与宗教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造成了古俄罗斯的绘画几乎都是圣像画。与中世纪其他西方国家一样,俄罗斯的圣像画大多为教堂的壁画与镶嵌画,真正的油画并不多见。绘画的内容都是《圣经》中的故事,画面的风格也与周边国家类似——古朴、固定,按着既有的套路绘画。但是这些圣像画还是会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具有不同的地区特点,但不论艺术中心转移到哪里,古俄罗斯艺术与其他同处于中世纪的西方各国一样,共同具有为封建教会和宫廷服务的特征。

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油画
  18世纪是俄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转折点,统治这个世纪的两位君主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他们在其统治期间迅速壮大国力和财力,使俄国的政治与经济显著增长。并且这两位君主都有着颇高的文化眼界,他们对文化事业的影响,直至三个世纪后的今天,仍能在圣彼得堡大量的建筑与博物馆中感受到。彼得一世在位期间,他全面仿效西欧,开始建立航海学校、科学院、博物馆、剧院等,聘请外国专家到俄国传授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种种措施显示出彼得大帝努力想把西欧的文明移植到俄国来。正是在“欧化”的背景下,俄国的艺术受到了西欧的重大影响, 其中以造型艺术最为显著。在艺术领域中的外聘与派遣之后,俄罗斯绘画很快就脱掉了宗教的外壳,艺术家开始在内容上进行大胆的变革,他们逐渐放弃传统的圣像画转学油画,并对当代人物的描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保存下来的《符拉索夫将军肖像》等作品来看,虽然画面保留了圣像画的某些特点,但在他们的服饰和面部表情中,已可看出艺术家描绘现实人物的愿望。在彼得大帝之后,宣称自己是法国启蒙运动家伏尔泰和狄德罗学生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她在文化生活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并完成了彼得大帝的一些设想,包括成立皇家美术学院、建立艺术博物馆等。18世纪60年代皇家美术学院的建立,为俄罗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本土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已经熟练掌握透视、明暗等绘画技法,绘画的内容除了传统宗教外,达官贵人也成为他们描绘的对象。

批判现实主义
  到了19世纪中期前后,俄国在文化和自然科学领域涌现了一群卓越的文艺家,其中唯物主义美学理论倡导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在1855年其著名的学位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人民性、民族性等文艺创作原则,在理论上给当时的俄国蓬勃兴起的文艺运动以有力的指导。在19世纪后期强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中,艺术家们开始思考和探讨,如何选择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和寻找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语言。这些探索首先表现在菲多托夫的创作中。菲多托夫出生贫寒,一生又比较潦倒,而他最早从事的是独幅讽刺漫画,所以艺术家有着对社会各阶层生活深刻的观察力和他揭露社会陋习的艺术才能,这些能力集中地表现在他的《少校求婚》中。这张作品的题材触及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本质问题——权贵交易下的婚姻——没落的贵族放下架子来同当时还没有社会地位,但是很有钱的商人结亲,对他们双方来说都是一笔有利的交易。菲多托夫抓住了由于未婚夫出现而引起商人全家骚动的一刹那,来展开讽刺性的描写。画面中的道具、环境和气氛集中而典型,商人家客厅里为显示富有而堆砌着好不相称的摆设,贵重而像教堂里用的吊灯;墙上挂满用高价订购的大大小小的肖像绘画,点出了商人低级的艺术趣味……在批判现实主义时期,俄罗斯的绘画特别注意情节的完整性和细节描写的具体性,大部分绘画都具有文学插图的性质,这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绘画内容的改革自然会削弱艺术家在形式上追求变化的精力,所以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对色彩和其它表现技法尚未引起应有的注意。

巡回展览画派
  俄罗斯19世纪下半叶进步的社会思潮带动了艺术的革新,这些变动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了皇家美术学院,在一向沉寂的学院围墙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以克拉姆斯科依为首的14名皇家美术学院学生,公然反对学院的传统,他们不愿意再画宗教神话题材,他们乐于描绘身边的农民、马车、草鞋等。学院的领导人认为他们的“低级”风俗画是不可以出现在“高贵”的学院中,认为这些年轻艺术家的行为是大逆不道的。于是乎,克拉姆斯科依与其他13名艺术家毅然离开了美术学院,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这些年轻人充满着探求真理的精神,他们认为艺术负有社会使命,不能仅仅满足少数人的需要,他们在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认为绘画而应像当时的文学一样,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克拉姆斯科依随后又在1870年,与莫斯科的三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家发起成立了一个全俄罗斯的艺术家联合组织“巡回展览画派协会”。协会从一开始就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任务,团结所有的进步艺术家,每年举行定期的画展。并要求成员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进行创作,这些原则是“美就是生活”,“艺术家的任务不在于追求那些不存在的美,也不在于去美化现实生活,而在于真实地再现生活”等。

  1871年10月28日,第一次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的画展在彼得堡正式开幕,虽然第一展览的规模并不大(只有16名艺术家,47件艺术品参展),但是这次展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普通百姓终于在公开的展览会上看到描写自己生活和自然风景的作品。进步的讽刺作家和批评家谢德林在看过展览后赞许道:“艺术对人民来说不再是秘密,这下不论是谁,有名无名,都有权利来讨论和研究我们今天的生活。”第一次巡回展览会,表明了俄罗斯艺术进入了历史新阶段。从前仅供少数人欣赏的油画作品,如今已与广大群众见面,促进了艺术为社会服务和艺术的普及。巡回展览画派在70和80年代经历了最繁荣的时期,除了老一辈的创始人还不倦地进行创作以外,日后名载史册的大师如列宾、苏里科夫等都在这个时期先后加入了协会组织。巡回展览画派日益壮大,加上其指导思想来源于批判现实主义,可以说在当时人们的心里,巡回展览画派与批判现实主义是同义语。

  巡回展览画派艺术家选择的题材不再是学院传统的“高贵”,而是与人民的现实生活和俄罗斯民族历史紧密相联。因此,油画中的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当时的巡回展览画派中,风俗画在创作中是占有主导地位。列宾正是风俗画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他和他同时代的艺术家们都继承了60年代的艺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地、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他们既批判、揭露、讽刺一切否定的东西,同时也表现肯定的、值得歌颂的现象。他们的作品以风俗画的艺术形式,深化了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他们的艺术像一面镜子,清晰、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期的俄国社会面貌。巡回展览画派中的历史画家们则不再以古代神话和圣经为主要题材,而以民族历史中重要的事件作为描写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表现了作者对人民历史命运的关切。苏里科夫在1881年巡回展览上参展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就是这时期历史画的代表,这幅作品在受到群众欢迎的同时也得到了列宾的极高评价,他认为这幅作品是整个展览会上印象最深刻的杰作。

  之于风景画,巡回画派像催化剂一样使得在之前很少见到的独幅风景油画迅速发展、繁荣。他们的风景画题材同样与学院派“高尚的意大利风景”截然不同,巡回展览画派乐于描写简谱、雄伟的俄罗斯大自然,着意表现它内在的诗意和美。抒情见长的列维坦作为风景画的代表者,他善于对大自然进行美的刻画,并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揭示反映时代的思想,被称为“俄国的历史风景画”的《符拉基米尔路》便是其最好的证明。在巡回展览画派的众多风景艺术家推动下,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时,俄罗斯风景画发展到一个高峰——艺术家们除了努力表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和乡土美好外,在艺术技巧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色彩也由单调转为丰富,从而形成了19世纪后期风景画中百花争艳的局面,这时期的俄罗斯风景画更成为一支足以和欧洲其他各国的现实主义风景画流派相媲美的劲旅。

“艺术世界”
  巡回展览画派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到了20世纪初因画派中众多艺术家投身到艺术教育事业,画派的创作队伍发生了变化,创作力量与活力随之减弱。而且画派中的新老艺术家在创作观和创作方法上出现了分歧,年轻的艺术家如谢洛夫、弗鲁贝尔等已逐渐离开了巡回展览画派的传统,他们对俄罗斯绘画的内容与形式有新的思考,并在实践上有一定的探索。再加上19世纪后二十年欧洲现代艺术流派的活跃,如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俄国的青年艺术家们希望艺术能够表现个性、富有装饰趣味,他们强调用寓意、象征、暗示等手法作为艺术表现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境下,19世纪90年代初,彼得堡几位才思敏捷的文艺青年以沙龙的形式成立了“艺术世界”,同时创办了《艺术世界》杂志,并于1901年开始定期举办“艺术世界”展览会。“艺术世界”逐渐发展壮大,并在20世纪初占据俄国文化中心彼得堡的权威地位,使得当时的美术学院与巡回展览画派都相形失色,这段时期也称俄罗斯油画发展的“银色时期”。“艺术世界”在开始阶段正如上文所言,在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成立,其受西方现代艺术风格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艺术世界”逐渐将重心从学习西方现代美术转移到追溯俄罗斯过去的民族文化,“艺术世界”的艺术家们开始十分关注民间文化和艺术,发现其价值与意义,并借用它的许多表现因素来充实自己的作品。

  “艺术世界”可以说是俄国前卫艺术的起步,比“艺术世界”成员更为年轻的艺术家们在更加动荡不安的大环境下不满足于现状,他们要继续探索新路。于是俄国前卫艺术思潮的艺术流派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这些流派分分合合,各自提出自己的艺术主张,但他们都具有精神性和思辨的特点,这些前卫艺术家们试图关注艺术家的本质、艺术的现实性、社会性和时代性。俄罗斯前卫艺术在当时欧洲艺术界可谓异军突起,走在了法国同行们的前面。十月革命前后是俄罗斯前卫艺术的鼎盛时期,其创作和理论之活跃,使欧洲其他国家的前卫艺术家望尘莫及。

十月革命至卫国战争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俄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标志了俄罗斯油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鲁讯曾把苏维埃初期的油画概括地阐述过“十月革命时,是左派(立体派及未来派)全盛时期,因为在破坏旧制——革命这点上,和社会革命者是相同的,但问所向目的,这两派却并无答案。尤其致命的是虽属新奇,而为民众所不解,所以当破坏之后,渐入建设,要求有益于劳农大众的平民易解的美术时,这两派就不得不被排除了,其所需要的是写实一派于是右派遂起而占了胜利”。显然,作为右派的现实主义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短暂低靡后再次占据了俄罗斯油画的主导地位。然而 “艺术世界”与“前卫艺术时期”的艺术革命仍旧对艺术家有着强烈的回音,尤其是“艺术世界”重视创作的语言和形式,得到众多艺术家的支持与发展。即便是在30年代爱国主义题材为主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艺术家仍旧强调用个性鲜明的油画语言来描绘景物。

  之后苏联在20世纪的40年代经历了艰苦的卫国战争,战争使得不少艺术家穿起军装上了前线,战争密切了艺术家与人民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在苏联获得对德胜利,社会百废待兴的时候,艺术家却遭遇了四五十年代时期弥漫全苏联的“红色恐怖”,艺术家不敢自由创作,唯恐受到政治的牵连。在这个时期,“英雄化”的人物,对斯大林等领导人的歌颂是比较常见的绘画题材,画风富丽堂皇而缺乏精神内涵,有些作品更是风格甜腻,极不自然。所有的这些,舒束缚了艺术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残酷的战争和战后壮丽的建设,也给艺术家以激励和鼓舞。卫国战争的英雄和悲壮题材,在战后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为艺术家们所重视,而且得到不断的挖掘和深入,直至当代的布里奥克依旧在《1942,冲破封锁》中慷慨激昂地描绘苏联红军冲破德军封锁的壮烈场面。战后苏联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建设,这也引发艺术家对祖国、乡土和人民的热爱,因此油画中仍有一股清醒、健康的创作力量,致使在这一阶段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例如梅尔尼科夫在1950年创作的《在和平的田野上》,作品画面色彩绚丽,描绘了在夏季割草时节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一群妇女扛着犁耙欢快地走在田野上。这是一首劳动和生活的赞歌,一幅表现大地之美的力作。

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俄罗斯油画
  到了50年代中期,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文艺政策得到了整顿,文艺界极“左”路线和前一阶段流行的矫饰之风受到了批判,苏联油画因此有了新的转折。艺术家们开始接触西方现代艺术,同时对传统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这些传统包括印象派、“艺术世界”与20世纪初前卫思潮,因此艺术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到了60年代之后,艺术创作氛围就比较自由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因此被打破,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对现实主义风格的探索,例如“严格的现实主义”、“亲切的现实主义”、“有表现力的现实主义”、“浪漫的现实主义”等。萨卡洛夫的《静物》充分体现了这代艺术家这个时期的艺术探索。萨卡洛夫用塞尚式的后印象派构图来描绘静物,但是他不拘于用后印象派的平涂来绚丽画面,而使用了俄罗斯最擅长的现实主义风格刻画。萨卡洛夫精到的笔触加上趣味饶人的现代构图,使得这幅《静物》变得格外生动且耐人寻味。艺术家努力想在不同艺术风格之中寻找一种平衡的理想在这幅画中凸显无疑。梅尔尼科夫在70年代游历西班牙后创作的三联画更是将现实主义绘画带到了写实与写意的交融地带,艺术家透过方、圆、动、静的变化,组成极具律动感的画面。

  这段时期也正值中国在独立后,政治、经济、文化上全盘效仿苏联的年代。因此,中国聘请了梅尔尼科夫、叶列梅科夫等大师来华教学,同时派遣了众多国内青年艺术家如全山石、白仁海等去苏联学习。在这种文化交流中,苏联现实主义的艺术犹如一阵春风拂过新中国的艺术田野,滋长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可以说中国在50至80年代之间的油画艺术有着深深的苏联现实主义烙印,这个影响,直至今日依旧能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寻找的到。

  随后,苏联在1991年底宣告解体,俄罗斯的资本主义替代了统治多年的社会主义。在新的生产关系下,美术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之一是艺术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有不少商业性的画廊。有的商业性画廊是学术机构办的,如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办的画廊,有画廊是私人建立的,并且在街头、公园、各大饭店和宾馆都有这些画廊在销售作品,他们还成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向国外销售作品的机构和团体。在油画自身上,艺术家并没有因政体变革而过多的打破传统,他们仍在尝试各种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并试图寻找到每个艺术家自身的审美趣味。自由的艺术氛围与卓越的艺术家使得当今的俄罗斯油画绚烂而又多彩。

上一页细数世界上最贵的抽象画
下一页俄罗斯油画的复苏与发展


版权所有:杭州艺得艺术品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浙江盘石  [网站管理]